大愛新聞「衣之旅」專題,獲第十七屆卓越新聞獎

有臺灣普立茲獎之稱的卓越新聞獎,在2018年11月28日下午舉行頒獎典禮,大愛新聞年度旗艦專題「衣之旅」採訪團隊,走訪中國大陸、孟加拉以及肯亞,深度探討買一件衣服,背後所要付出的成本與代價,獲得國際新聞獎的肯定。

去假求真撥亂反正 善盡媒體使命

生產一件衣服,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少?也許光靠價錢不足以表達,背後更多的是環境與社會成本,大愛電視臺年度旗艦專題衣之旅,跨國採訪來看生產衣服的複雜產業鏈,深度的報導獲頒卓越新聞獎肯定。

得獎感言:「『衣之旅』橫跨半個地球,透過鏡頭探討,時尚產業造成環境危害與健康污染等危機。」(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提供)大愛新聞專題記者張澤人於頒獎典禮上致詞:「事實上,證嚴上人很早就不斷地呼籲,大家要清平致福,就是說能夠降低物欲。那其實澤人自己在採訪的過程,才了解到上人的告訴我們的,透過真實鏡頭的省思,才能讓這個真正的正面能量告訴觀眾。」

2018年卓越新聞獎,共有近六百件作品參賽,衣之旅在國際新聞獎中脫穎而出,不過其實最一開始,題目的發想是來自於臺灣的舊衣回收場。

大愛臺新聞部副理彭群弼說明:「舊衣回收商那邊看見,非常多的隱藏故事,包含有新衣完全沒有拆標籤,而且有不同國籍的人士,穿梭在我們的二手衣回收場,也就激發我們想要能夠追尋一件衣服從原料生產製造,一直到它的最後一哩成為回收物,甚至成為垃圾的一個過程。

用細微的觀察力,去探討事件背後本質,希望讓大家思考,什麼是想要,什麼是必要,盡到媒體的公共責任。

榮獲第18屆卓越新聞獎系列新聞攝影獎

18屆卓越新聞獎於11月20日舉行頒獎典禮,攝影師金成財發表於《經典》第247期〈獵徑、社路與海陸貿易網 台灣路之初〉系列影像作品,榮獲新聞攝影類系列新聞攝影獎

榮獲作品如下:

第247期 【篳路台灣】獵徑、社路與海陸貿易網 台灣路之初


↑ 遠古時期人群,在一次次狩獵後踏出小徑,為島嶼地表,留下最初路跡,獵徑、部落間聯絡道與原住民早期貿易網,交織出台灣最早的道路雛形。

有動物出沒的地方

↑ 手持長槍的獵人腳下無路,只能依動物留在地面枯葉上的蛛絲馬跡前進;對他們而言,有動物出沒的地方,就叫獵徑。

本專題其他照片請連結至卓越新聞獎網站 https://www.feja.org.tw/48300

榮耀與感恩!「留住一滴水」金輪獎特優肯定

大愛新聞年度專題—「留住一滴水」榮獲2019金輪獎電視新聞類特優!

2019年公益新聞金輪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大愛電視新聞部「留住一滴水」專題系列報導,探討各國面對的水資源的問題,獲得一般題材類特優獎,希望能以這類報導,帶給社會更多的正向能量。

拿著水勺,肯亞婦人在河邊撈起混濁溪水,帶回家使用,因為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喚醒民眾對水資源的重視,大愛新聞「留住一滴水」採訪團隊,走訪多個國家地區,帶給觀眾第一手報導。

大愛台新聞部副理 彭群弼:「有感於環境資源的匱乏,我們希望去探索水資源的匱乏,跟如何在最有效的情況之下,能夠留住地球上的每一滴水,我們特別派記者前往,非洲 香港跟日本 以及在台灣,從不同的面向 不同的角度,去找尋水資源的困難。」

挑選題材後還得克服語言與文化等困難,大愛新聞這次以留住一滴水系列專題獲獎,這也是繼2008年,同樣以水資源為議題的滴水是金系列報導之後,再次以水資源為主題獲獎,顯示的是,大愛新聞對公益議題的關注。

世新大學副校長 陳清河:「慈濟大愛它是一個非營利媒體,從一個關懷的社會的心,能夠提供給大家這麼一個平台,一直不斷地去做公益議題,這個是我這一次,在擔任評審的過程裡面,最感動的地方。」

特優報導獲得肯定,承擔新聞人使命,深入事件現場,秉持報真導正的精神,要帶給觀眾,最有價值的新聞探討議題。

吳舜文新聞獎

榮獲2013年第二十七屆「專題新聞攝影獎」:敘利亞難民路(蕭耀華)

2014年第二十八屆「專題新聞攝影獎」入圍:海燕過後(蕭耀華)

榮獲2017年第三十一屆「新聞攝影獎(系列)」:小琉球 未被看見的風景(黃筱哲)

2017年第三十一屆「新聞攝影獎(系列)」入圍:獅子山下人道行(蕭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