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風景】陳美惠深耕里山夢田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湯掛麵的髮型,肩背帆布書包,一襲素色襯衫,胸前戴著一顆排灣族的琉璃珠,是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的招牌形象。一般學界對陳美惠的印象則是,「喔!那個在地方蹲點很久,很認真的教授。」

二十歲才離開農村,進到繁華的台中市上大學,教授第一眼看到陳美惠就說:「哇!你怎麼一身土味呀!」誰能料到這個一身土味的鄉村女孩,日後成為一個最接地氣的大學教授,創始台灣的「社區林業」,成功開啟社區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而曾經她的人生第一志願,只是想當一名能夠幫助農民的公務員而已。

深入社區培力造人

「阿娘喂!」恆春半島的招牌驚歎語,不時出現在一趟墾丁森林遊樂區的夜觀行程裡,一群平均年齡在60.8歲的銀髮巡守員,正在進行夜間解說的培訓。當一般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安居在家中看電視、打牌,或談天說地聊「養生」時,卻有這麼一群好動「不安分」的老人,拿著手電筒東照西照,尋寶遊戲一般地獵找夜間動物的蹤跡。不平坦的鋪石路面及不良的視線,對他們來說都構不成障礙,一路上「答嘴鼓」著前進,如走自家灶腳一般尋常。

看見在樹梢定住睡覺的斯文豪氏攀木蜥蜴,悉心叮囑著同伴:「不要打擾牠!」「光線不要一直照,讓牠早點休息啦!」彷彿把牠們當成家人一樣關照。一趟闃黑的夜間健行路程,生態令人吃驚地豐富,指甲大小的小雨蛙、巨目裳蛾、白頷樹蛙……「你看班卡拉蝸牛,這是恆春才有的特有亞種喔!」自信驕傲的神情全寫在臉上。

即便他們的學歷平均只有國中畢業,年紀最大的高達八十二歲,但解釋起生態專業術語毫不含糊,還能結合在地知識,重新詮釋這些真實出現在生活經驗裡的動植物,解說起來格外生動風趣,一點都不輸博學的教授。有的解說員其實並不識字,做筆記時只會用畫圖示意,但是因為學習認真,會演唱古謠以及知曉耆老才知道的地方知識,因而被破格任用,而這也是社頂部落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這群銀髮解說員既熱情雀躍,又開朗好學,完全打破了一般對老人的想像,而改變這一群老菩薩生命的,是十四年前開展的社區生態旅遊,幕後的推手正是陳美惠。

社頂部落的一位女性解說團員,每與陳美惠見一次面,就道一次謝,過去因為有長年服用安眠藥及酗酒問題,積極參與社區生態解說員培訓之後,讓她變成了另一個人,彷若重生。

獵人變身保育尖兵

社頂部落總幹事蔡正榮回憶起當時,相當感佩美惠老師:「那個時候,她每週過來開一至兩次會,每次從晚上七點開到十點,會後還繼續與居民協調討論,之後再開兩個小時的夜車,從社頂飆回屏東市,明天一大早回學校授課,就這樣輔導社區長達三年之久。」

個性火爆的蔡正榮是當時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眼中頭痛的激烈分子,因為墾丁國家公園與社區土地的管理問題,時常帶著居民到國家公園抗議衝撞,但是他對陳美惠卻是完全心服口服:「美惠老師當初堅持生態旅遊一定要做到總量管制這件事,在當時引起社區很大的反彈,推廣旅遊,遊客求多都來不及了,還要限制人數?生吃都不夠了,還要晒干?」「但現在看起來,真的是先見之明,你看看,沒有限制人數的結果,例如小琉球遊客爆量,觀光品質也跟著完蛋!」

除了墾丁的南國渡假形象,其實恆春半島上的大部分社區,都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偏鄉,資源匱乏、人口老化是最普遍的問題。看到社頂部落的成功,港口村村長楊秀蘭在二○一一年也找來了陳美惠入村協助,想要複製成功模式。他們開發了陸蟹保育、港口茶產業及白榕園的生態旅遊行程,村裡的收入從最初的幾十萬,到今日有近三百多萬元的進帳,盈餘則多用來回饋鄉里,例如為老村民辦慶生會及發放敬老金。楊秀蘭說道,「許多孩子在外地工作,生活備受忽略的老人家,在慶生會吃到蛋糕時,感動得涕泣縱橫。」

如今,屏東港口村的陸蟹、里德村的灰面鵟鷹(國慶鳥)、社頂部落的梅花鹿、虎皮蛙,都成了當地的生物保育指標。你很難想像眼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解說員,過去其實是盜獵的獵人。過去每年十月灰面鷲過境里德社區,正是當地人大打牙祭或販售「烤鳥串燒」的時機,如今昔日的獵人變身保育尖兵,帶著遊客以相機獵取老鷹風采。

陳美惠理解到要落實社區的生態保育,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解決人的問題,讓社區看到「保育也可以賺錢」,保育與經濟,並不一定是對立的。

這幾個恆春半島上的偏鄉社區,近年來陸續奪下全國國家環境教育獎的特優及優等獎、社區工作評鑑的優等獎,社區居民的榮譽感更是千金難換。

關鍵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