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經月 南非持續送愛及求佛力加被

時序進入2020年5月,隨著南非鎖國政策時間拉長,各項物資取得越來越不容易,物價比封城之前高,也增加了慈濟南非分會採購發放物資的困難。南非慈濟志工堅守一念心,除了持續進行紓困發放,更舉辦了小型的浴佛活動,為被疫情覆蓋而沉悶的心靈,打開一扇天窗。

週末打包 週間送愛

南非因疫情爆發,政府自3月26日起進入鎖國狀態,直到5月1日才降低到第四級封鎖,持續停班停課,大多數南非人民也還是必須待在家,僅開放少數民生必需項目產業,大約一百五十萬南非人可以於5月4日重返工作崗位,且企業必須遵守嚴格的健康與安全新法規,以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封城後,原本貧窮的居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分種族膚色,原本有穩定收入的南非人,因為平時沒有儲蓄的習慣,碰到封城頓時失去收入來源,很難生活下去;而缺乏食物的人口急遽增加,有越來越多政府單位與慈善組織,向慈濟請求申請救助。

慈濟南非分會自4月11日開始,每周日慈濟志工都會來到南非分會幫忙打包防疫紓困食物包。食物包中有玉米粉、豆子罐頭、鹽、糖與油等物資,發放時會依狀況另捐贈一包臺灣愛心大米。

這些打包好的物資,則會在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有五個政府單位或慈善團體前來分會載食物包去發放,一周發放約兩千份。

關鍵字

福爾摩沙拾遺:歐美的台灣初體驗1622-1895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披瀝出台灣與世界各角落相關涉的歷史鉤沉,藉由一系列源自十七至十九世紀間西方世界,而與台灣的文化、宗教、政經發展有過影響的人物書寫,透由不同角度的側記勾勒,提供非比以往的歷史觀點,讓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承載與積澱更加豐厚。

十三年前,經典與Lambert合作出版《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我們嘗試將十六到十九世紀來過台灣的探險者、軍人與傳教士等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荷文等,在其國家書寫與出版的關於台灣的見聞片段,或是從書商或是舊貨市場艱辛的找出,結輯出版,填補了台灣近代史的諸多空白。而再次與Lambert合作的《福爾摩沙拾遺》,則是由Lambert陸續分訪自十八世紀以降,對台灣的發展與經營有著影響的西方人士其後代與家鄉。藉由在地化的研究,呈現這些西方歷史人物的文化背景。經由採訪專家、蒐集歷史照片、結合史料、古地圖及相關藝術品,乃至他們的後代遺緒,來回應他們在台灣歷史曾經扮演的角色,並從中發掘鮮為人知的幽微史事。

生為台灣人,應知台灣事。對於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知祖先之所從來,知祖先及土地曾經過往,除了透過大歷史的書寫,經由不同角度、人物的側記勾勒,或也能提供不同以往的歷史觀點,讓這塊土地的歷史承載與積澱更加豐厚,這是《經典》關懷台灣、推出《福爾摩沙拾遺》的初衷。

推薦序

從西方人塵封已久的史料 了解我們的故鄉台灣
撰文/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經典雜誌從二○一五年年底開創一個別開生面的專欄【福爾摩沙拾遺】,前後刊登十六篇有關台灣圖文並茂的珍貴歷史資料。這是出自經典特約作者荷蘭籍作家Lambert van der Aalsoort用心整理有關台灣的西方文史資料所完成的精心傑作,由林金源先生譯為中文。作者一直對台灣歷史很有興趣,過去曾與經典雜誌以相同形式合作過一本《風中之葉》專書。

經典雜誌編輯部邀我為這本專輯作序,誠感惶恐。本人其實只是這專欄文章的「愛讀者」,受邀來為這本書寫序的確是始料未及。我很早就注意到經典雜誌每當這專欄文章出現時,總是名列該期目錄的榜首,可以想見雜誌編輯對這專欄的厚愛,而我也不諱言,這專欄的文章也經常是我個人開卷的首篇。但我一直只是默默的讀者,直到今年四月號的「英國醫師群像:為台灣撒下西醫種子」,才忍不住寫信表達個人對這專欄的偏愛,同時也對該期標題表達一點意見:我認為其實不只是醫師,許多宣教師也都對台灣人的醫療照護有了不起的貢獻,而如馬偕博士(他不是醫師,是來自加拿大)、以及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修女、修士、護士對台灣所做的醫療奉獻也絕不亞於醫師,因此表達對這標題「英國」、「醫師」而畫地自限,深有遺珠之憾。想不到就這樣子被列入「黑名單」,而受邀為這本專輯作序。

我對這本文集涵蓋的內容分成以下幾個重點做如下的簡介:

一、台灣早期西方醫療與宗教的引進是息息相關:       

(一)「英國醫師群像:為台灣撒下西醫種子」

這篇文章提綱契領地介紹西醫在台灣的緣起,而「英國醫師群像」所特別提到的被尊稱為「熱帶醫學之父」的萬巴德醫師(Dr. Patrick Manson) ,使我想起我最景仰的前彰化基督教醫院蘭大弼醫師在一九九九年受邀來花蓮慈濟醫學院演講時,曾笑說「因為來自台灣的萬巴德醫師後來到香港創辦西醫學院,而你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該醫學院的早期畢業生。所以我們應該可以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母親』。」

(二) 「文明的推手:長老教會牧師在台灣」

本文介紹多位令人感動的外籍牧師在台灣的貢獻,在此謹轉載該文最後的三野和惠(Kazue Mino,父親為日本人,母親為台灣人,是專門研究曾到彰化服務的梅監霧牧師Campbell Naismith Moody的學者) 所說的幾句話。「有些歷史學者認為,海外宣教團發展於英國本國宣教空間已經飽和之後,有些則說是鴉片問題帶來的國族罪惡感,可能驅使著傳教士向中國人傳道的熱情。」她肯定這些蘇格蘭牧師對於台灣文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僅於教育和醫療領域。「他們的努力是為了讓長老教會在地生根,儘管當時和現在的長老教會依舊是相對小且獨特的社群。而在日治時期,長老教會的自治助長了台灣人對民主的渴望,我希望會有更多台灣人欣賞這一點。」

二、由西方人所親眼見證的台灣大事紀:

(一)「揆一守台攻防戰:荷蘭遺誤失台始末」

這是一篇難得的有關鄭成功攻台的西方歷史資料。揆一(Frederick Coyett) 是荷蘭裔商人,藉由裙帶關係介入政治,而最後得以出任普羅民遮城長官。文中詳述荷蘭人如何鼓動原住民殺死漢人,以避免鄭成功攻台時,漢人成了內應。而在台灣失守之後,他被送到巴達維亞監禁和審訊,後來平反以後,被終身流放到一座偏遠小島,下場淒涼,最後連葬身何處都無法考證。

(二)「美國記者達飛聲:用筆墨記錄烽火下的台灣」

達飛聲 (James Wheeler Davidson) 不只是記者,也是全身是膽的探險家,其有關北極探險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他曾在《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 刊登他在中日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擔任記者時的信件。並於一八九五年三月抵達台灣,親眼見證日本入主台灣的紀實,包括「改朝換代人心惶」、「建立台灣民主國」、「乙未年日軍征台」、「福爾摩沙島今昔」。後來達飛聲發現講述福爾摩沙通盤歷史的英語著作付之闕如,而決定透過歐洲書商蒐集西方世界出版的參考資料,加上日本當局提供他幾位研究助理,利用六年的時間執行寫作計畫,而於一九○三年出版《福爾摩沙島今昔》(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達飛聲最終以駐上海總領事的身分結束外交官生涯。後來定居於加拿大的卡加利(Calgary),因為從事伐木業而發財,成為一位非常有名望的人士。

三、列國在亞洲殖民歷史:

(一)「尋找新荷恩: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台澎拓墾」

荷蘭為了將海上勢力拓展到東印度,而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與葡萄牙人競爭。最先占據澎湖,而後被迫轉往大員,將倉庫和住所遷移至海灣對岸,附近村莊的原住民稱該地為「赤崁」(Saccam),而荷蘭在巴達維亞的總評議會下令大員拓居地更名為熱蘭遮(Zeelandia),堡壘稱作熱蘭遮城,而對岸赤崁新拓居地的荷蘭名為普羅民遮(Provintiën)。

(二)「約翰.陶德:台灣烏龍茶之父」

出生於英國的約翰.陶德(John Dodd), 在一八五八年抵達香港,後來成為寶順洋行香港總部的助理辦事員。陶德的東家在淡水從事鴉片販售與樟腦收購。一八六四年夏末,陶德前往接替第一任代理商,隨後他設立煤場,開採當地煤礦,並冒險深入山區原住民村莊,研究他們的習俗並學習其語言。他並招徠在廈門替英商公司工作的茶商李春生成為他的買辦,開始向淡水當地農民收購自家栽種的茶葉,運往廈門精製與包裝,並引進樹苗開創在地焙製,進而台茶外銷,引領繁華年代。

(三)「李仙得將軍:運籌帷幄的外交官」

法國出生的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在巴黎大學受過良好教育,能流利地使用多種現代語言,移民美國,志願從軍參與南北戰爭,迅速晉升,兩度身負重傷,光榮退伍受封准將,而後被任命為駐廈門的美國領事,兼領台灣相關事務。他最為人所樂道的是他能斡旋於中國道台和台灣原住民之間,保障船難倖存者的安全。

(四)「大南澳事件鉤沉:德意志的台灣殖民夢」

一八六四年,北德意志邦聯的商人在台設置辦事處,來自漢堡的美利士(James Milisch)進駐淡水 。一八六五年六月,柏林的法庭助理弗里德爾(Ernst Friedel)在報紙上發表一系列文章,鼓吹普魯士應在中國海擁有海軍補給站。他認為福爾摩沙不受清廷控制的區域,正是建立殖民地的最佳地點。弗里德爾放眼於雞籠(基隆)的煤藏,以及福爾摩沙在主要海路上的戰略地位,開始籌謀一項殖民計畫。接著,美利士成立自己的公司:美利士洋行 (Milisch & Co.),而後被任命為北德意志邦聯駐當地的領事。一八六八年夏天,美利士洋行替雞籠的中國海關興建房屋,公司職員英國人荷恩(James Horn)為此前往蘇澳選購木料,並和蘇澳以南山區的原住民部落頭目簽訂文件, 同意將Lamo和Talamo等兩處谷地兩地永久租借給美利士與荷恩。後來爭端再起,清廷燒毀在Talamo的強化據點,而荷恩倉促率眾離開,不幸溺水身亡。而後在樟腦市場不成功的投機買賣迫使美利士宣布破產。此後首相俾斯麥禁絕任何殖民冒險活動,而結束德意志的台灣殖民夢。

(五)「洋基客寶島探遊:十九世紀的美國據台大夢」

一八五三年要求日本幕府開放通商口岸的美國海軍准將培里(Commodor Matthew Perry) ,隔年於華府發表了美國海軍分遣艦隊遠征以及探勘福爾摩沙煤礦的報告,同時提出殖民台灣的芻議。他認為,這座富庶島嶼雖然在清朝名下,但實質獨立,美國若能占領雞籠,不僅能做為遠東發展的中繼站,也可確保附近海域安全,以博得當地漢人支持。但華府對此提案冷淡以對。一八五六年,英國、法國與美國相繼與清政府當局有衝突事件,駐香港的美國全權代表帕克(Peter Parker)建議華府的上級,在達成令人滿意的協議之前,應由法國占領韓國、英國占領舟山群島,而美國則占領福爾摩沙島。但美國總統皮爾斯(Franklin Pierce) 始終不同意任何軍事干涉和占領福爾摩沙的計畫,且撤換了全權代表帕克,官方明確地宣示,殖民遠東並不在政策內,美國商人的倡議計窮力竭,由此結束了美國的台灣殖民夢。

最後作者引述早期中國貿易史專家莫里森(Dane Morrison)教授對美國總統和國會無意於殖民計畫的解讀:「首先,這將會是非常、非常花錢的事業。但更重要的,南北各州之間因為種族隔離問題,關係變得越來越緊繃。而且當時的西部大平原依舊非常空曠,更靠近家鄉,呼喚美國人前往冒險創業和投資的是美國的邊疆,而非遠在世界偏遠角落的帕克、培里和少數商人的殖民野心。華府的許多政治人物仍懷有某種理想主義精神,他們想要做不同於英國帝國主義態度的事。」

四、西方人在台灣所觀察記錄到的人種、生物與人文地理:

(一)「保羅.羅斯比:外國軍官之台灣原民見聞」

(二)「郇和:台灣動植物考察先驅」

(三)「郭士立與科林森:十九世紀初罕見英國探查報告」

五、人物特寫:

(一)「亨伯魯克牧師:臨危無懼的祈禱者」

(二)「孤拔上將:消失在歷史洪流的人物」

(三)「貝紐夫斯基:真假交錯的東海岸歷險」

(四)「黑面朱利安:外國攝影師眼底台灣」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不由得想起台灣家喻戶曉的百歲人瑞「史明」先生的大作《台灣人四百年史》,一本以華人的資料寫出的台灣歷史。對照這本以西方人不同角度看到的台灣歷史,也讓我們能夠以更持衡的眼光來了解我們的家鄉,也更了解歷史就是這麼奇妙,在幾個決定性的關頭,如果當年沒有發生那樣的改變,我們的故鄉台灣可能就不是現在這樣子。由此展望台灣的將來,我們應該更能坦然接受台灣前途的多元可能。

最後,謹在文末對本書作者與譯者用心發掘台灣的珍貴史料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他們的努力幫忙我們更了解我們的故鄉

關鍵字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台灣擁有豐富多變的自然景觀,從層巒疊嶂的峻嶺高山、蓊鬱蔥綠的熱帶、亞熱帶森林,到川流不息的滾滾溪河,讓人不禁由衷讚嘆她的美麗。不過,若是將時間倒退數百年,回到交通不便的遙遠年代,前述的山川美景,也可能成為限制島嶼居民移動的阻礙。

  在十七世紀荷蘭人來到台灣之前,原住民族早已在狩獵的過程中,踩踏出一條條隱身在山林裡的獵徑。待荷蘭、西班牙以及鄭氏政權輪番來台之後,縱使建造了部分的道路,但島內東西向流動的河川,依舊將台灣分割成好幾塊獨立的區域,彼此較難相通。

  與現代人的認知相反的是,在當時,由於地形、土匪,陸路反而障礙重重,海洋才是通往彼方的道路。清領時期,台灣島內居民的移動正是仰賴沿岸海運。最初,位於府城(今台南)的鹿耳門被列為和中國福建廈門對渡的唯一「正港」,所有從中國來的貨物,都必須先經過此處,再轉運至台灣各地。同理,台灣的土產也必須先運到鹿耳門,才能再轉運至中國廈門。

  在大清帝國兩百餘年的統治下,移墾台灣的漢人日漸增多,不論是文武官兵、百姓,上自政治、軍事目的,下至經濟生計,先人們胼手胝足地開闢出愈來愈多的道路,像是北起基隆、南抵屏東枋寮的第一條縱貫官道;通往「後山」花東地區的八通關古道;往來台北、宜蘭的捷徑淡蘭古道;以及俗稱「魚路古道」的金包里大路。

  人們也利用舢舨小舟航行於川流之上,將上游地區開採的山林資源如樟腦、木材,轉運至中、下游的市鎮,再將市鎮商人販售的糖、稻米及晚清生產的茶葉等集中運往港口出海。台北城的發展便與淡水河的河運有密切關聯。另外,河運不僅能夠達到物暢其流的效果,人們也開始興建水圳,引川流之水灌溉農田,哺育島嶼眾生。

  清朝末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展開了一系列的基礎建設,如架電報、設郵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從基隆經台北,再至新竹的鐵路設施,為島嶼點燃了現代化的火苗。但是,要到日治時期,台灣的鐵路才算有系統地完成。

  一八九五年,日本人在台灣升起了太陽旗,宣告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於焉展開。在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任內,帝國議會撥給台灣三千五百萬圓的建設費用,其中有高達兩千八百餘萬投入鐵路建設,足見日本人對鐵路的重視。

  一九○八年,縱貫台灣南北的鐵路軌道終於大功告成。藉由鐵路運輸,島內的交通變得更加迅速與安全,鐵路也取代了過往的輪船海運,成為台灣島內交通的主旋律。而為了更加有效率地開採自然資源,日本人也築起了一條條通往山林的支線軌道,如森林鐵路、礦業鐵路,以及為了運輸當時被視為重要出口商品的蔗糖,進而興建的糖業鐵路。

  隨著時代的推移,台灣在建立完整的現代公路系統(如國道、省道、縣道等),以及汽車普及化之後,島內主要的交通模式,又從火車轉移至汽車,鐵路改為公路。曾經千帆過盡的海港、河港,因為泥沙淤積和原有的交通功能被取代,大多轉為漁港,較幸運者則轉為國際商港或海軍港口;山林中的古道也遭到世人遺忘,逐漸掩沒在荒山野嶺中,乏人問津;曾經揹負產業經濟命脈的礦業鐵路、林業鐵路,也分別因為金、煤礦業的終止、森林的禁伐政策而停止使用。

  曾經以政治、軍事、經濟之名而出現的各式道路(水路、古徑、鐵道),今日雖然大多已失去交通運輸的功能,但其背後所反映的文化與歷史意義,卻是值得現代人一再玩味,甚至保有學術研究的重要價值。透過文獻資料、實地勘查、耆老口述等方式,我們得以從斑駁老舊的道路,遙望那個古老的年代,重新看見當時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經典雜誌》歷時兩年,以詳實、流暢的文字,豐富、多變的影像,試著重現一條條道路的歷史榮光。現在,各篇文章終於集結成《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一書,它不僅是關於台灣道路故事的報導,更像是一部台灣拓殖史,縱使非嚴謹的學術著作,但雜誌同仁們仍透過採訪人物、田野調查、拍照以及引用史料等方式,訴說了台灣條條道路的前世今生。

  俗話說,路是人走出來的。透過閱讀《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相信讀者們不僅能從道路史的角度更加認識台灣史,或許還能從中體悟,先人們在那個交通不便的時代,是如何抱持著堅忍、勇敢的氣魄,造橋鋪路、開拓台灣,為後人造出一條條康莊大道。在前景未明、人心浮躁的今日,先人們那份篳路藍縷的無畏精神,或許正值得我們學習。

關鍵字

【人文風景】陳美惠深耕里山夢田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湯掛麵的髮型,肩背帆布書包,一襲素色襯衫,胸前戴著一顆排灣族的琉璃珠,是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的招牌形象。一般學界對陳美惠的印象則是,「喔!那個在地方蹲點很久,很認真的教授。」

二十歲才離開農村,進到繁華的台中市上大學,教授第一眼看到陳美惠就說:「哇!你怎麼一身土味呀!」誰能料到這個一身土味的鄉村女孩,日後成為一個最接地氣的大學教授,創始台灣的「社區林業」,成功開啟社區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而曾經她的人生第一志願,只是想當一名能夠幫助農民的公務員而已。

深入社區培力造人

「阿娘喂!」恆春半島的招牌驚歎語,不時出現在一趟墾丁森林遊樂區的夜觀行程裡,一群平均年齡在60.8歲的銀髮巡守員,正在進行夜間解說的培訓。當一般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安居在家中看電視、打牌,或談天說地聊「養生」時,卻有這麼一群好動「不安分」的老人,拿著手電筒東照西照,尋寶遊戲一般地獵找夜間動物的蹤跡。不平坦的鋪石路面及不良的視線,對他們來說都構不成障礙,一路上「答嘴鼓」著前進,如走自家灶腳一般尋常。

看見在樹梢定住睡覺的斯文豪氏攀木蜥蜴,悉心叮囑著同伴:「不要打擾牠!」「光線不要一直照,讓牠早點休息啦!」彷彿把牠們當成家人一樣關照。一趟闃黑的夜間健行路程,生態令人吃驚地豐富,指甲大小的小雨蛙、巨目裳蛾、白頷樹蛙……「你看班卡拉蝸牛,這是恆春才有的特有亞種喔!」自信驕傲的神情全寫在臉上。

即便他們的學歷平均只有國中畢業,年紀最大的高達八十二歲,但解釋起生態專業術語毫不含糊,還能結合在地知識,重新詮釋這些真實出現在生活經驗裡的動植物,解說起來格外生動風趣,一點都不輸博學的教授。有的解說員其實並不識字,做筆記時只會用畫圖示意,但是因為學習認真,會演唱古謠以及知曉耆老才知道的地方知識,因而被破格任用,而這也是社頂部落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這群銀髮解說員既熱情雀躍,又開朗好學,完全打破了一般對老人的想像,而改變這一群老菩薩生命的,是十四年前開展的社區生態旅遊,幕後的推手正是陳美惠。

社頂部落的一位女性解說團員,每與陳美惠見一次面,就道一次謝,過去因為有長年服用安眠藥及酗酒問題,積極參與社區生態解說員培訓之後,讓她變成了另一個人,彷若重生。

獵人變身保育尖兵

社頂部落總幹事蔡正榮回憶起當時,相當感佩美惠老師:「那個時候,她每週過來開一至兩次會,每次從晚上七點開到十點,會後還繼續與居民協調討論,之後再開兩個小時的夜車,從社頂飆回屏東市,明天一大早回學校授課,就這樣輔導社區長達三年之久。」

個性火爆的蔡正榮是當時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眼中頭痛的激烈分子,因為墾丁國家公園與社區土地的管理問題,時常帶著居民到國家公園抗議衝撞,但是他對陳美惠卻是完全心服口服:「美惠老師當初堅持生態旅遊一定要做到總量管制這件事,在當時引起社區很大的反彈,推廣旅遊,遊客求多都來不及了,還要限制人數?生吃都不夠了,還要晒干?」「但現在看起來,真的是先見之明,你看看,沒有限制人數的結果,例如小琉球遊客爆量,觀光品質也跟著完蛋!」

除了墾丁的南國渡假形象,其實恆春半島上的大部分社區,都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偏鄉,資源匱乏、人口老化是最普遍的問題。看到社頂部落的成功,港口村村長楊秀蘭在二○一一年也找來了陳美惠入村協助,想要複製成功模式。他們開發了陸蟹保育、港口茶產業及白榕園的生態旅遊行程,村裡的收入從最初的幾十萬,到今日有近三百多萬元的進帳,盈餘則多用來回饋鄉里,例如為老村民辦慶生會及發放敬老金。楊秀蘭說道,「許多孩子在外地工作,生活備受忽略的老人家,在慶生會吃到蛋糕時,感動得涕泣縱橫。」

如今,屏東港口村的陸蟹、里德村的灰面鵟鷹(國慶鳥)、社頂部落的梅花鹿、虎皮蛙,都成了當地的生物保育指標。你很難想像眼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解說員,過去其實是盜獵的獵人。過去每年十月灰面鷲過境里德社區,正是當地人大打牙祭或販售「烤鳥串燒」的時機,如今昔日的獵人變身保育尖兵,帶著遊客以相機獵取老鷹風采。

陳美惠理解到要落實社區的生態保育,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解決人的問題,讓社區看到「保育也可以賺錢」,保育與經濟,並不一定是對立的。

這幾個恆春半島上的偏鄉社區,近年來陸續奪下全國國家環境教育獎的特優及優等獎、社區工作評鑑的優等獎,社區居民的榮譽感更是千金難換。

關鍵字

【共享之域】扶老攜幼 「新」空間大挪移

撰文/陳芛薇 ‧ 攝影/黃世澤 ‧ 第255期2019.10

攝影/黃世澤

撰文/陳芛薇(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主筆)

文在哪裡?」一頭白髮的奶奶焦躁地問著,一旁的人耐心安撫她,「阿文還沒下班,等一下就來接妳了。」

沒過多久,這樣的對話再次上演著。原來行走自如、看似健康的奶奶,其實患有中度失智症,會因為記憶力衰退而重複提問。失智症者,除了記憶,語言能力與判斷力等等也都會逐漸退化。

台灣目前約有二十六萬名失智症患者,八十歲以上長者,五人即有一人失智。年紀愈大,罹患率愈高,十多年後,估計將上升到五、六十萬人。

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目前全台含失智、失能在內須被長期照顧的人口約有八十萬人,每人照顧時間平均9.9年,但高達七成五由家庭或聘請外籍看護自行照顧,每年更是有十三萬人因照顧家人而離職,其中不乏老老照護,不堪長期照顧壓力引發的悲劇更是多次登上新聞版面。

在高齡海嘯襲捲而來的同時,日益嚴重的少子化浪潮也從另一端襲向台灣,兩大人口浪潮侵襲之下,台灣將在二○三三年成為世界老化指數最高的國家,而且每2.4個人就扶養一個長者。

照顧者急速增多,卻缺乏專業的長期照護(以下簡稱長照)單位分擔照顧壓力;優質平價的托育資源不足則被指出為人民不敢生的關鍵原因之一。

在長照需求大幅增加以及托育需求被看見之下,一些公共「新」空間也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

「新」托老照護空間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覓得「新」空間,增設這些公共服務呢?因少子化而大量產生的學校閒置教室、空間(也稱為餘裕教室、空間),成為首要目標。

二○一八年只有十八萬名新生兒,大約是一九七○年代前的一半。全台國民中小學則有十萬間教室,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統計,今年有一萬三千多間被認定為餘裕教室,各有不同程度的活化。

除了鄉村,都市學校同樣也備受少子化衝擊。來到高雄市新興區大同國小,一點多公頃、偌大的校園,操場兩側是數十間教室的兩大棟教學大樓,因所在區域日漸沒落,全盛時期近七千人、高雄最大的學校,如今只剩不到兩百多人,二十班以下,前棟教學大樓幾乎已夠師生使用。

相較於大同國小大量空間被閒置,緊鄰學校旁的大同醫院,卻苦於腹地有限,無法更快速拓展服務。於是先向大同國小承租後棟低度使用教室,作為倉庫、社區關懷據點後,在高雄市府大力媒合下,三年前率先興辦全國第一間設於學校內的老人日間照顧中心(以下簡稱日照中心)──大同福樂學堂,收托三十位失智、失能的長輩,並聘請社工、照顧服務員等專業人員照護。

大同福樂學堂設立在後棟一樓,有四間教室跟兩間午休寢室。相較於踏入冰冷長照機構之中,社區日照中心讓長者每天像是來長青幼兒園,跟一群老同學一同上課、運動,同時與可以當作曾孫的小學生,一同在校園學習、玩耍,孩子的活力更是感染了他們;下課後,還可以到一旁的操場散散步再回去。走出家門、增進社會參與之際,也減緩退化的速度。同時,家屬也得以在白天放心工作,或者暫時放下照顧重擔,好好地喘息。

在小學生們有了一群「老同學」的地利之便下,校方跟醫院共同籌辦老幼共學課程,以及老幼共融運動會。孩子們增加了認識長輩的機會,社會服務室主任謝文蒨分享,曾有孩子納悶地問:「老師,為什麼爺爺會一直問我相同的問題?」老師藉此機會教孩子認識失智症。

然而,媒合過程其實並不容易,前校長李明堂在大同福樂學堂的專書《光和日照大同》曾提及,當大同醫院承租的教室愈來愈多時,他們憂心被逐步地「蠶食鯨吞」,未來甚至將被廢校。另外,出於對日照中心的不了解,「校園中會不會都是插管老人」、「帶來傳染病」的疑慮也不絕於耳,並擔心大同國小會變成都市之瘤。

在遭遇強力反對之下,大同醫院介紹國內外優質長、日照機構,讓市府、校方、里民認識設立日照中心將有助於長輩病情,用感性訴求成功打動反對方,然而這經歷了漫長兩年的溝通與努力,現今也仍有許多正在磨合之處。

短短幾年,已帶給許多家庭支持的力量。八十幾歲的羅名峰(化名)六、七年前即罹患失智症,獨力照顧多年的羅太太無奈地表示心境,「心很痛,人怎麼會變成這樣?什麼都忘光光,沒辦法自己生活,搞得一蹋糊塗。」她說,「我提醒他要去上廁所,但他站在馬桶前,卻只會按沖水,再提醒他,他還是沖水,再提醒下去,他就生氣了。」在朋友介紹下,羅先生在一年前來到學堂,羅太太白天可以稍微喘息,不用再二十四小時都緊繃著,喜歡小孩子的羅先生也因為老幼共學課程與活動,而變得比較愉快,「大同福樂學堂不像設在大樓或醫院的日照中心,比較沒有被關著的感覺,很快申請到的我們很幸運。」在羅太太不捨得先生而始終緊繃、疲憊的語氣中,有了一絲放鬆感。 

同是同學的娟秀阿嬤(化名)有輕微失智症狀,加上中風後的社交活動變少,常在家裡發呆。在有警覺心的兒子跟媳婦好說歹說下,阿嬤被哄去「上課」,在那兒結交了一群好朋友,現在常會自己主動說要去學校,藉由每天走路去上課,體能更是恢復一些,「老人家都是吃苦過來的,沒來日照中心應該也能繼續忍,但來之後發現,社福資源可以讓她活得更好、更開心。」媳婦與我分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