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從二○一五年年底開創一個別開生面的專欄【福爾摩沙拾遺】,前後刊登十六篇有關台灣圖文並茂的珍貴歷史資料。這是出自經典特約作者荷蘭籍作家Lambert van der Aalsoort用心整理有關台灣的西方文史資料所完成的精心傑作,由林金源先生譯為中文。作者一直對台灣歷史很有興趣,過去曾與經典雜誌以相同形式合作過一本《風中之葉》專書。
經典雜誌編輯部邀我為這本專輯作序,誠感惶恐。本人其實只是這專欄文章的「愛讀者」,受邀來為這本書寫序的確是始料未及。我很早就注意到經典雜誌每當這專欄文章出現時,總是名列該期目錄的榜首,可以想見雜誌編輯對這專欄的厚愛,而我也不諱言,這專欄的文章也經常是我個人開卷的首篇。但我一直只是默默的讀者,直到今年四月號的「英國醫師群像:為台灣撒下西醫種子」,才忍不住寫信表達個人對這專欄的偏愛,同時也對該期標題表達一點意見:我認為其實不只是醫師,許多宣教師也都對台灣人的醫療照護有了不起的貢獻,而如馬偕博士(他不是醫師,是來自加拿大)、以及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修女、修士、護士對台灣所做的醫療奉獻也絕不亞於醫師,因此表達對這標題「英國」、「醫師」而畫地自限,深有遺珠之憾。想不到就這樣子被列入「黑名單」,而受邀為這本專輯作序。
我對這本文集涵蓋的內容分成以下幾個重點做如下的簡介:
一、台灣早期西方醫療與宗教的引進是息息相關:
(一)「英國醫師群像:為台灣撒下西醫種子」
這篇文章提綱契領地介紹西醫在台灣的緣起,而「英國醫師群像」所特別提到的被尊稱為「熱帶醫學之父」的萬巴德醫師(Dr. Patrick Manson) ,使我想起我最景仰的前彰化基督教醫院蘭大弼醫師在一九九九年受邀來花蓮慈濟醫學院演講時,曾笑說「因為來自台灣的萬巴德醫師後來到香港創辦西醫學院,而你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該醫學院的早期畢業生。所以我們應該可以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母親』。」
(二) 「文明的推手:長老教會牧師在台灣」
本文介紹多位令人感動的外籍牧師在台灣的貢獻,在此謹轉載該文最後的三野和惠(Kazue Mino,父親為日本人,母親為台灣人,是專門研究曾到彰化服務的梅監霧牧師Campbell Naismith Moody的學者) 所說的幾句話。「有些歷史學者認為,海外宣教團發展於英國本國宣教空間已經飽和之後,有些則說是鴉片問題帶來的國族罪惡感,可能驅使著傳教士向中國人傳道的熱情。」她肯定這些蘇格蘭牧師對於台灣文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僅於教育和醫療領域。「他們的努力是為了讓長老教會在地生根,儘管當時和現在的長老教會依舊是相對小且獨特的社群。而在日治時期,長老教會的自治助長了台灣人對民主的渴望,我希望會有更多台灣人欣賞這一點。」
二、由西方人所親眼見證的台灣大事紀:
(一)「揆一守台攻防戰:荷蘭遺誤失台始末」
這是一篇難得的有關鄭成功攻台的西方歷史資料。揆一(Frederick Coyett) 是荷蘭裔商人,藉由裙帶關係介入政治,而最後得以出任普羅民遮城長官。文中詳述荷蘭人如何鼓動原住民殺死漢人,以避免鄭成功攻台時,漢人成了內應。而在台灣失守之後,他被送到巴達維亞監禁和審訊,後來平反以後,被終身流放到一座偏遠小島,下場淒涼,最後連葬身何處都無法考證。
(二)「美國記者達飛聲:用筆墨記錄烽火下的台灣」
達飛聲 (James Wheeler Davidson) 不只是記者,也是全身是膽的探險家,其有關北極探險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他曾在《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 刊登他在中日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擔任記者時的信件。並於一八九五年三月抵達台灣,親眼見證日本入主台灣的紀實,包括「改朝換代人心惶」、「建立台灣民主國」、「乙未年日軍征台」、「福爾摩沙島今昔」。後來達飛聲發現講述福爾摩沙通盤歷史的英語著作付之闕如,而決定透過歐洲書商蒐集西方世界出版的參考資料,加上日本當局提供他幾位研究助理,利用六年的時間執行寫作計畫,而於一九○三年出版《福爾摩沙島今昔》(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達飛聲最終以駐上海總領事的身分結束外交官生涯。後來定居於加拿大的卡加利(Calgary),因為從事伐木業而發財,成為一位非常有名望的人士。
三、列國在亞洲殖民歷史:
(一)「尋找新荷恩: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台澎拓墾」
荷蘭為了將海上勢力拓展到東印度,而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與葡萄牙人競爭。最先占據澎湖,而後被迫轉往大員,將倉庫和住所遷移至海灣對岸,附近村莊的原住民稱該地為「赤崁」(Saccam),而荷蘭在巴達維亞的總評議會下令大員拓居地更名為熱蘭遮(Zeelandia),堡壘稱作熱蘭遮城,而對岸赤崁新拓居地的荷蘭名為普羅民遮(Provintiën)。
(二)「約翰.陶德:台灣烏龍茶之父」
出生於英國的約翰.陶德(John Dodd), 在一八五八年抵達香港,後來成為寶順洋行香港總部的助理辦事員。陶德的東家在淡水從事鴉片販售與樟腦收購。一八六四年夏末,陶德前往接替第一任代理商,隨後他設立煤場,開採當地煤礦,並冒險深入山區原住民村莊,研究他們的習俗並學習其語言。他並招徠在廈門替英商公司工作的茶商李春生成為他的買辦,開始向淡水當地農民收購自家栽種的茶葉,運往廈門精製與包裝,並引進樹苗開創在地焙製,進而台茶外銷,引領繁華年代。
(三)「李仙得將軍:運籌帷幄的外交官」
法國出生的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在巴黎大學受過良好教育,能流利地使用多種現代語言,移民美國,志願從軍參與南北戰爭,迅速晉升,兩度身負重傷,光榮退伍受封准將,而後被任命為駐廈門的美國領事,兼領台灣相關事務。他最為人所樂道的是他能斡旋於中國道台和台灣原住民之間,保障船難倖存者的安全。
(四)「大南澳事件鉤沉:德意志的台灣殖民夢」
一八六四年,北德意志邦聯的商人在台設置辦事處,來自漢堡的美利士(James Milisch)進駐淡水 。一八六五年六月,柏林的法庭助理弗里德爾(Ernst Friedel)在報紙上發表一系列文章,鼓吹普魯士應在中國海擁有海軍補給站。他認為福爾摩沙不受清廷控制的區域,正是建立殖民地的最佳地點。弗里德爾放眼於雞籠(基隆)的煤藏,以及福爾摩沙在主要海路上的戰略地位,開始籌謀一項殖民計畫。接著,美利士成立自己的公司:美利士洋行 (Milisch & Co.),而後被任命為北德意志邦聯駐當地的領事。一八六八年夏天,美利士洋行替雞籠的中國海關興建房屋,公司職員英國人荷恩(James Horn)為此前往蘇澳選購木料,並和蘇澳以南山區的原住民部落頭目簽訂文件, 同意將Lamo和Talamo等兩處谷地兩地永久租借給美利士與荷恩。後來爭端再起,清廷燒毀在Talamo的強化據點,而荷恩倉促率眾離開,不幸溺水身亡。而後在樟腦市場不成功的投機買賣迫使美利士宣布破產。此後首相俾斯麥禁絕任何殖民冒險活動,而結束德意志的台灣殖民夢。
(五)「洋基客寶島探遊:十九世紀的美國據台大夢」
一八五三年要求日本幕府開放通商口岸的美國海軍准將培里(Commodor Matthew Perry) ,隔年於華府發表了美國海軍分遣艦隊遠征以及探勘福爾摩沙煤礦的報告,同時提出殖民台灣的芻議。他認為,這座富庶島嶼雖然在清朝名下,但實質獨立,美國若能占領雞籠,不僅能做為遠東發展的中繼站,也可確保附近海域安全,以博得當地漢人支持。但華府對此提案冷淡以對。一八五六年,英國、法國與美國相繼與清政府當局有衝突事件,駐香港的美國全權代表帕克(Peter Parker)建議華府的上級,在達成令人滿意的協議之前,應由法國占領韓國、英國占領舟山群島,而美國則占領福爾摩沙島。但美國總統皮爾斯(Franklin Pierce) 始終不同意任何軍事干涉和占領福爾摩沙的計畫,且撤換了全權代表帕克,官方明確地宣示,殖民遠東並不在政策內,美國商人的倡議計窮力竭,由此結束了美國的台灣殖民夢。
最後作者引述早期中國貿易史專家莫里森(Dane Morrison)教授對美國總統和國會無意於殖民計畫的解讀:「首先,這將會是非常、非常花錢的事業。但更重要的,南北各州之間因為種族隔離問題,關係變得越來越緊繃。而且當時的西部大平原依舊非常空曠,更靠近家鄉,呼喚美國人前往冒險創業和投資的是美國的邊疆,而非遠在世界偏遠角落的帕克、培里和少數商人的殖民野心。華府的許多政治人物仍懷有某種理想主義精神,他們想要做不同於英國帝國主義態度的事。」
四、西方人在台灣所觀察記錄到的人種、生物與人文地理:
(一)「保羅.羅斯比:外國軍官之台灣原民見聞」
(二)「郇和:台灣動植物考察先驅」
(三)「郭士立與科林森:十九世紀初罕見英國探查報告」
五、人物特寫:
(一)「亨伯魯克牧師:臨危無懼的祈禱者」
(二)「孤拔上將:消失在歷史洪流的人物」
(三)「貝紐夫斯基:真假交錯的東海岸歷險」
(四)「黑面朱利安:外國攝影師眼底台灣」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不由得想起台灣家喻戶曉的百歲人瑞「史明」先生的大作《台灣人四百年史》,一本以華人的資料寫出的台灣歷史。對照這本以西方人不同角度看到的台灣歷史,也讓我們能夠以更持衡的眼光來了解我們的家鄉,也更了解歷史就是這麼奇妙,在幾個決定性的關頭,如果當年沒有發生那樣的改變,我們的故鄉台灣可能就不是現在這樣子。由此展望台灣的將來,我們應該更能坦然接受台灣前途的多元可能。
最後,謹在文末對本書作者與譯者用心發掘台灣的珍貴史料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他們的努力幫忙我們更了解我們的故鄉